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Pinanga tashiroi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2秒
兰屿山槟榔
Pinanga tashiroi Hayata
中国植物志>> 第13(1)卷 >> 棕榈科 Palmae >> 山槟榔属 Pinanga

1.兰屿山槟榔(新拟)

Pinanga tashiroi Hayata Icon. Pl. Form. 3:196. 1913; Kaneh. Form. Treesrev. ed. 74. f. 29. 1936; Kudo in Icon. Trop. Taiwan 23. 1973. ——?Pseudopinanga tashiroi (Hayata) Burret in Notizbl. Bot. Gart. Berlin 13: 194. 1936. Pinanga baviensis auct. non Becc. : Li, Woody Fl. Taiwan 919. 1963 et Fl. Taiwan 5:794. 1973.

茎单生直立,高约2-4米,罕为4米以上,直径15-20厘米,基部和顶部坛状增大,有灰白色皱纹;叶鞘长约1米,锈褐色;叶羽状,长2米以上,羽片互生或对生,披针形,长约60厘米,宽4-5厘米,先端极渐尖,基部宽2厘米,具2-4条叶脉,叶面深绿色,发亮,背面苍白色,叶脉上稍具绒毛,上部的羽片较宽,先端撕裂。花序二次分枝,长40厘米,具3-5个分枝花序,下垂,每分枝花序约有30个长约18-25厘米的小穗状花序。花乳白色。果实卵形,顶端圆锥状急尖,基部钝,长18毫米,直径12毫米,深红色。种子的胚乳嚼烂状,胚基生。花期7月。

产我国台湾兰屿(模式标本产地)。生于该岛中部海拔330-600米的森林中。

可作庭园绿化树种,用种子繁殖。 以上描述仅据有关文献(未见标本)。

本种在《台湾树木志》和《台湾植物志》中都被当作山槟榔(Pinanga baviensis Becc. )的异名处理,但根据文献描述(未见标本),本种和山槟榔有较大的区别,首先是本种植株较高大,粗壮,叶片较大型,羽片较多;另外,最大不同点是本种花序较大型,而且是二次分枝,与本属所有已知种类不同;所以,应保留本种的种名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1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3(1)卷 136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